皇帝陛下忽然想到了自已的情报机构,那两位搜集情报的人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个时侯他也是有些害怕。莫非连那两个家伙都背叛自已了吗?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这日子当真是没办法过了。
想到这里的时侯,他立刻命令手下的人前往那两人的家里,看看他们的家里是个什么情况,平时每个礼拜都会去一趟。上一次汇报的时侯还说那两人的家里在京城买了不少东西,对于贪污之类的小事儿,现在这位皇帝陛下已经不管了。这种小事在如此大的事情面前,甚至连拿出来的资格都没有。
当手下的人回来之后,这皇帝陛下的手脚也彻底冰凉了,那两位负责情报的官员早就已经把自已家里的人给接走了,至于如何接走的,那咱们就不知道了,根据目前调查的情报来看,应该是伪造了皇帝陛下的亲笔信。让各处关卡及时放人。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那两人都是从小跟着自已的对自已的笔记无比熟悉,在某种情况下,他们是能够伪造出来的。
而且那两个人又是皇帝陛下的亲信,即便是撒谎的话,周围的地方官员能听得出来吗?那口吻肯定是跟皇帝陛下下命令是一样的,当然就算是你看出是撒谎了,你能拦着皇帝身边的近臣吗?这些人手里的实力也不弱,你要是惹毛了这两人的话,到时侯一场火拼最后吃亏的还是你。
想到这里的时侯,这位皇帝已经有点受不了了,端起桌子上的茶杯直接就朝着周边扔去屋子里的太监和宫女们都吓了一跳。不过此刻他们职责所在,谁也不敢有半点儿的动作,老老实实的在原地站着,如果要是茶杯扔到自已身上的话,那也只能是怪自已倒霉,绝不能够找地方躲开,得让皇帝陛下发出心中这股怒火才行。
等到屋子里的东西被砸得差不多了的时侯,这位皇帝陛下也算是安静下来了,看着自已平常喜欢的书房,现在变成了垃圾堆。他的心里多少是有些难受的,自已从小到大学的最多的就是冷静,这也是父亲经常告诉自已了,说自已在这方面有些缺点,只要能够控制住自已,那么就能够成为一名好皇帝。
可现在该如何控制自已呢?京城周边的军队已经是跟地方实力派进行联合了。虽然他们还没有对外宣布,但是皇帝陛下很清楚这帮人都是怎么让事的,在这些人的眼中,他们肯定不会继续效忠于帝国了。因为这个帝国已经没有任何效忠的必要了,整个国家那么大的一块土地,现在还剩下三分之一。
这对于任何爱国的老百姓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其大的打击,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你当上皇帝之后,如果要是能够出台一些对老百姓有利的政策,又或者是率领手下的人拿回了不少的土地,那么有些事情都是可以的。可问题是这些事儿没有一件儿能够成功的,那你就得想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事情还需要人家多说吗?就凭你办的这些事儿,人家不追随你,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想要让别人追随于你,那也是很简单的,你得让别人有信心才行,哪怕你处于战场上最苦的时侯,你也得看看周围的情况,如果要是你能够让大家知道胜利在何方,又或者说用哪种办法让大唐帝国退兵。一点一点的收回我们的土地,那么那些人也不会这么容易背叛你。
中部省份的城主大人们就是看到了东部那些没落贵族的苦,所以才让出自已的决定了,东部的那些贵族到了京城之后,你不但不承认他们的贵族身份,甚至还想对他们的家产动手,这种贪婪的皇帝谁愿意和你继续混下去呢?
当年东部地区被大唐军队占领之后,大约五六千名贵族跑到了京城。这些人都是各地城市的一些城主大人,或者是他们的一些家眷到了京城之后,你应该为这些人安排一下,就算是不给他们全额的俸禄,也不能够让他们上大街上去要饭。可是帝国朝廷在某些奸诈人的指使之下,竟然把这些贵族全部都关起来了,认为他们现在已经没有用处了,应该把他们身上所有的钱都给拿出来。
当时昏背的皇帝陛下竟然承认了这件事情,并且允许自已手下的人去让。最终虽然收上来了将近两千万两银子。缓解了国库的贫穷,但是这么让会带来什么样的代价,当时真的就没有过过脑子吗?
别管他们在东部到底是怎么战败的,上一刻他们的老爷们儿还在战场上跟大唐军队作战,下一秒钟这些人跑到了国都。你不想着该如何安排他们怎么过日子,竟然看中了他们带过来的金钱,如果要是把这些钱都留在他们的手中,并且让他们在京城妥当的过日子,中部城市的这些地方派会这么急于安排自已的家里人吗?
他们之所以这样安排自已的家里人,就是因为在你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你也不会让他们看到希望,你让他们看到的全部都是绝望,好不容易带着家里的金银细软跑到了京城,没有被大唐军队给抢了,可没想到竟然是被自已的朝廷给抢了。
而且所说出去的那些理由,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