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万物生 第29节(1 / 2)

去县城的一路上还算平坦,县城回村的那条道才最难走。

路琼家里是岷县下属的一个小山村,各方面资源都落后,村里没有一马平川的柏油路,都是人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土道,坑坑洼洼,一经下雨冲刷,道路就会随机变换成另一种样子。

客车不允许通行,怕出危险,在柏油路的终点停车。

回村还要再走一个多小时,路琼运气好,遇到村里一位去县里儿子家赶早回来的老伯,老伯先认出她,就载她一段。

老伯跟她热情闲聊:“点点这次回来多久啊?”

点点是路琼的小名,小老太太取的,她没什么文化,小学都没读完,老一辈人又都迷信贱名好养活这一说法。

不过“路琼”这个名字,小老太太倒是没随意。

她妈生完她没多久,精神就不太正常了,上户口前小老太太问她妈她叫什么,她妈根本不用心,就地取材,说叫路穷。

姓氏小老太太没意见,随她妈姓,她嫌名晦气,本来家里生活条件就不好,还要带在名字里宣扬。

不再问她妈,抱着她给她去上户口时,小老太太问工作人员有没有什么含义好的字。

工作人员耐心找出几个字,小老太太一眼相中“琼”这个字。

巧得很和穷同音,意义却大相径庭。

穷指一无所有。

琼,是美好且珍贵的。

三轮车噪音大,老伯没等到路琼回话,以为是自己没听见,偏过头拉长音:“啊?”

路琼回过神:“寒假放一个月。”

“那挺好那挺好。”老伯夸赞:“咱们村十几年就出你这么一个大学生,还考到京北那样的大城市,真是不容易。”

他感慨:“上一个大学生还是你妈妈,可惜……”

老伯意识到自己失言,忙止住:“别往心里去啊点点,伯伯我嘴笨。”

路琼不在意这些。

村里民风淳朴,偶有口角,但都没坏心眼。

况且,她妈的事情满村皆知。

她妈当年学习也很好,十几年前岷县的教育资源更为差劲的情况下,她妈还能拿到一所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很了不起。

高考结束那年暑假,她妈外出打工赚学费,想减轻点家里负担,结果遇人不淑,在舞厅打工时对她生理意义上的爸一见钟情,被骗身骗心,刚上大一就怀孕休学,生下她后才知道对方已有未婚妻,婚期将近。

那个男人不爱他的未婚妻,但也不会反抗家里悔婚转而娶她妈。

除了虚无缥缈的承诺,他什么都给不了她妈。

她妈性格随小老太太,刚烈。

真真切切爱过,经不住这种欺骗与打击,受到重创后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小老太太恨她妈不争气,禁不住风浪,更恨那个欺负她女儿的男人,可她又不能去找他拼命。

路琼记事起,小老太太就成日在她耳边以她妈为例教育她要擦亮眼找男人,然后再一通咒骂那个男人。

或许咒骂的次数太多,老天听到小老太太的诉求,或许是那个男人短命。

路琼她妈去世后第二年,那个男人就因酒驾死掉了。

父母应是她至亲之人,她却与他们感情都不深,虽然路琼和她妈生活过几年,但那几年里她们娘俩的交流屈指可数,倒是时常能得到她妈怨恨的眼神,她爸更是连样貌都不知道。

这个世界上同她羁绊最深的,只有小老太太一人。

三轮车刹车片划出刺耳一道。

车身笨重一滞,路琼身体不由前倾,她撑着座椅靠背稳住。

老伯将车停在自家门口:“点点我就给你送到这儿成不,再往里就不好走啦。”

“成。”路琼拎下行李箱:“谢谢伯伯。”

老伯家在村口,路琼家在村尾。

村子不大,三四分钟路琼就走到自家院口。

院子里有一块菜地,小老太太一年四季都不让它闲着,每个季节都要种点菜。

她穿着深色花棉袄,小小一个蹲在地里,忙着小菜苗盖塑料膜,以防冬天气温太低,冻死它们。

行李箱滑轮格楞格楞在地面转动,引起小老太太注意,她扭头,看到来人后一顿:“你怎么回来了?”

“我前两天跟你说了今天回。”

“谁记得你两天前说的话。”

路琼把行李箱放一边,撸起衣袖朝地里走:“我弄吧。”

“去去去一边去,你笨手笨脚的再把我菜秧子弄坏了。”小老太太打掉她伸过去的手,赶她:“你去找别的事干。”

巴掌打挺响,不疼。

小老太太说一不二,路琼不跟她抢,又提上自己行李箱,回屋。

两个热水壶里只有半桶温水,路琼倒在盆里洗手用,在灶上烧一壶热水。

家里五间房,朝南的东西屋算卧室,中间算客厅,厨房卫生间朝西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