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琢奋然而起:“我们的机会来了!”
使者奔入临蔡关,禀报昨日傍晚集结至此的十三都尉余部将校:“宋军迫近,咱们还要再退么?”
完颜陈和尚昨夜忙着安抚伤员,筹集粮秣,此时身上血迹斑斑,尚不曾包扎处置。他昂然而立,慷慨说道:“怎么能退?退进城里,坐视着敌军围城,把我们饿死、困死吗?此前敌军自北而南几路并发,我军乏粮,调度不便,难免左支右绌,非战之罪!如今他们聚集到开封城下,正好痛杀一场!”
使者奔入陈留,禀报定海军将帅:“昨日晚间,宋军一路紧追金军而来。金军入驻了临蔡关,汇合了先期到达的完颜陈和尚和夹谷泽所部,而宋军则占据了朱仙镇。”
郭宁哈哈一笑,探出手臂,握住了铁骨朵:“女真人和宋人都是数百里长途跋涉,实在够辛苦的……可别让他们缓过劲来!传令,起兵出战!咱们一战定中原!”
大金兴定二年,开封遂王政权元光元年,大宋嘉定九年。
夏秋之交的七月二十日。红日升起,照耀着汴梁城,也照耀着城周方圆百里,三家势力汇聚出的十万之兵。
无论昂扬或疲惫,亢奋或侥幸,也无论困兽犹斗或灭此朝食,刀光剑影或尔虞我诈,全都到了见分晓的时候。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军(上)
许多纸上谈兵的书生以为,守城的办法,首要就是往城里填充重兵,好像城池里兵力越多就越安全,其实大谬不然。
单一座孤城,乃是绝地,无论城池有多大,城里的兵力有多么充足,自家困锁城中,便若束缚手脚与人作战,在战术上是极大的浪费,鲜有不败的。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守城一方必定会在城外控制要隘,设下牢固营垒,驻扎强大兵力以呼应内外。
军中俗语说,守城必守山,又说,守城必守寨,都是这个道理。
昨日金军南下各部在付出相当代价以后,甩开了淮南等地的宋军,一路奔回开封附近,也并没有急于入城。他们汇合了提前一天到达的潼关守军完颜从坦所部,还有河南府守军纥石烈乞儿所部,进入了折冲都尉夹谷泽控制的临蔡关旧址。
各部原有的兵力合在一处,将近十万,兼且将士勇锐,南下劫掠时威风赫赫。这会儿和宋人纠缠了一个多月,撤退时又人心惶惶,时常遭到追击,所以不断有人脱队逃亡。
当晚点集人手,只剩下约莫三四万人。
好在这三四万人,算是各部都尉的基干兵力,战斗力尚存。
完颜从坦从潼关携来了一批粮秣,安排将士们吃了两顿饱饭,又调了数千人挖土为壕,垒土为墙,在关城的遗址上,造了一座临时小城。
有这座小城作为立足之地,金军和开封城之间便有了犄角相援的势头,将士们立刻就安心了许多,开封城里又连夜运出一批军资,使军队的元气稍稍恢复,觉得至少可以背靠着开封坚城,在城外的大平原上打几场真正的狠仗。
早年大宋极盛时,在国都汴梁城经营有诸多河渠以保障漕运线路。众多河道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所以无匮乏。
但自宋人杜充决河以后,黄河水患连年不断,以河道淤积,不能受水,所以或决或塞,迁徙无定。汴梁周边的河渠久不修治,渐淤成平陆,待到明昌五年八月,黄河决阳武,灌封丘而东,水势趋南,更是彻底摧毁了原有水系,在开封周边形成了大片的砂碛、砂滩。
到如今留下的漕运遗迹,只剩下曾为汴河锁钥的陈留,曾为蔡河锁钥的临蔡关、曾为惠民河锁钥的朱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