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较高的,低级别的则向西南方分布;二,绝大多数 高级墓和所有的马坑都朝向东北方,也就是殷都方向,没有殉人的低 级墓则多朝向西北方;三,有殉人的19座,有腰坑殉狗的30座,而 且有些高级墓不止有腰坑,还会在墓底四角各挖一狗坑。
先来看没有殉人的低规格墓葬。这些墓随葬品很少,墓穴较小, 比如43和45,都有二层台和腰坑殉狗,墓主身体完整,但没有 头骨,其中43还随葬一件肩部刻有“亚”字的陶罐。在商代铜器中, “亚”字经常和族徽符号一起出现,有军事长官之义。看来,这位墓 主虽然贫寒到没有青铜器随葬,但还是很重视自己(或者先祖)的军 事身份。
高规格墓葬的情况则很复杂。老牛坡四期的多数墓葬(22座) 都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高规格墓葬更是无一幸免,不但青铜器等 随葬品被洗劫一空,墓主和殉葬人的骨头还混杂在一起,且有严重缺 失。所以,发掘报告只能推测每座墓穴中的最大死者数(按照一人为
墓主,其余为殉葬人来统计):
如86xlhi16是一座小型墓,满坑尽是白骨累累,几无落 脚之处,坑内计有头骨七个、股骨九根、盆骨四个、肱骨七根, 其余碎骨有前臂骨、胸骨、肋骨、脊椎骨、胫骨、腓骨、手骨、 足骨等,散乱无序,不成比例,难分个体。17
虽然规格稍高的墓都被破坏,但破坏者主要针对的是墓穴中央的 墓主,所以有些放置在墓穴边角和二层台的殉人,以及腰坑和角坑里 的殉人与殉狗还没有被破坏。从存留的骨架看,有些殉人会先被砍去 肢体,有些则尸身完整,没有挣扎的迹象。
先来看一座没有被毁坏的殉人墓44 :
一,墓穴内有腰坑殉狗。
二,墓主俯身直肢,左侧的殉人面向主人,躬身侧卧,右侧的殉 人面朝下,蜷身俯卧。三人骨架保存情况不太好。
三,随葬品有铜戈二件(其中一件残),玉戈一件,石戈一件, 青铜爵、瞿和辄各一件,玉璜一块,俯卧的殉人身下有铜箭镶五枚。
再来看il和25。
il共埋葬十人,多数骨架已被毁墓者破坏。墓穴右角落有两 具保存较完好的人骨架,上下叠压,下面的人侧身张口,呈挣扎状, 上面的人则两腿自膝盖以下被砍去。随葬品已被洗劫,只剩铜镶一枚 和小型青铜兽面30件(青铜兽面可能是缀在衣服上的饰扣)。有一具 殉人尸骨没有被破坏,可能是后人祭祀的产物:殉人骨架散乱,应是 肢解后扔进去的,随葬有一件陶罐。
25也是共埋十人,墓主和多名殉人的骨架都被后期破坏,凌 乱缺失。腰坑中埋有一具殉人尸骨,两根大腿骨被砍断。残余的随葬 品只有铜镁三枚,玉环一件。此外,在距离地表1米左右,靠近墓坑
北
11和25平面图
27和30照片及27平面图
18
边缘,有一具淡红色人骨架,俯身姿势,左上臂有骨折伤痕,缺整条 右腿,头骨被扔在背后。发掘者推测,此人应该是在葬礼即将完成、 填土快满时才被处死扔进去的,身上撒满了朱砂,尸骨被染成了浅红 色。这种给殉人或人牲抛撒朱砂的做法,在殷墟末期的后冈h10祭祀 坑也有发现。
除了墓葬,墓区内还有三座马坑,分别埋有两匹马(14)、两 马一车(27)和一马一人一狗(30),马车造型和殷墟完全相同。 这些马坑应当是某些高级墓的附属祭祀设施。
根据发掘报告,老牛坡的19座殉人墓共发现殉人97人,平均 每座殉五人,殉十人以上的有三座。因为墓区被严重破坏,这个数 字肯定有所缺失。另外,有个别尸骨是后人祭祀时埋进去的,所以 称为人牲更合适。
在殷墟王陵外的商代遗址中,老牛坡四期墓葬的殉人比例算是比 较高的。在殷墟,殉五人的墓葬已经属于非常高级的贵族。比如,发 现铜羸人头的刘家庄北1046 “亚牌”墓,殉六人;滕州前掌大的史 族薛国墓地,殉人最多的一座也是六人。本书猜测,因为关中是羌族 人牲的主要来源,战俘和奴隶可能在这里的价值比较低,故而本地统 治者可以多“消费” 一些。
那么,是什么人破坏了老牛坡的商墓呢?毁墓者没有留下自己的 信息,但发掘迹象显示,毁墓行为就发生在有些墓葬落成后不久。比 如29,规模不大,墓穴长3米,里面用木板搭成箱式椁,木椁虽已 被彻底烧毁,但碳化的椁木保存得相对完整。椁能够被点燃和烧尽, 说明当时墓室还很完整,尚未塌陷,否则椁木无法和空气充分接触而 燃烧。再就是,在老牛坡墓区出土的随葬品中,器型最晚的属于商朝 末期,之后,墓区就被废弃,再没有新墓葬,说明墓葬区被洗劫和废 弃发生在商周两朝交替之际。
在《诗经o大雅o皇矣》中,周人对崇国的痛恨简直是切齿的, 不仅借上帝之口讨伐,攻占之后还要把它彻底毁灭,所谓“是绝是 忽≈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