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4章(1 / 2)

最底下的中式酥饼糖厂的师傅能做,刚好可以帮上忙,接下来便是组装摆盘的工作,一样很好上手,都不需要有限的厨师费心,可以最大限度争取时间。

抢了前面的时间,开场顺利,多出来的空隙便可以按原定菜单上的内容继续上菜,没有人发现不对,因为之后的菜色眼花缭乱,开始真正展示陶锦天的天赋和实力。

麻婆豆腐,热腾腾地端上来,这道菜看似太普遍,谁都吃过,但是用的豆瓣酱和外头不一样,有特殊的香气,入口便令人记忆深刻,且里面还切进去了薄薄的鲍鱼片,是鲍鱼麻婆豆腐,那股酱香味和辣味融合,豆腐滑嫩,一口进去,这间店和其他店的特殊便显现出来了。

而接下来上的所有菜更是让人停不下筷子。

酸菜鱼片汤底浓稠,酸辣适中,酸菜比鱼肉好吃红油毛肚卷贡菜脆上加脆,底下还有配的劲道凉面,水煮牛肉里面的牛肉片极嫩,辣味给得最足,哪怕有些人吃不了辣也忍不住吃了一块又一块,叶儿粑也是特制的,而接续端上来的椒麻鸡是陶锦天参赛的菜品。

在场的客人不语,一味埋头吃,还有专注美食的食客顾不上眼前的矜持,主动开口让服务员上了一碗饭。

这些菜上来之后,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开席。

特别是那道翠绿椒麻鸡,在场的媒体代表都对此印象深刻,但在屏幕上看到和吃到嘴里就是大不一样。

即使都是普遍的“家常菜”,但是每一道菜从味道到摆盘都特别,顶级厨师的方子和街边小餐馆大不一样,既保留了最具有辨识度的味道,完全推翻之前对于这些菜的印象,接连上菜,丝毫看不出这店后面厨房里的紧张和窘迫。

但唯有温淇这几个人知道,原定的几道菜都随之改了,所有的顺序也有变化调换。

豌豆颠儿滑肉汤来不及做了,换成了油鸡枞炒豌豆尖,油鸡枞也是陆白屿这回带回来的,这道菜比原定的快,只有这样才能抢出时间来。

开水白菜也没有了,厨师们实在没有时间处理高汤和白菜的精细程序,换成了香煎茭白。

即使没有开水白菜那么豪横细致,但是春日里鲜嫩的茭白是时令菜,最新鲜的一批拿来制作,季节的天然味道未必比不过国宴大菜。

最重要的是,换成的这两样菜都是简单的炒制和煎制,普通的厨师就能做。食材够好味道就好,穿插在这些有滋有味的肉菜里面端出来,吃着也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接下来,便是压轴的大菜。

原定是陶锦天的那道拿下银奖的冰糖肘子,但是那道菜对厨师的要求高,且也是其中比较耗费精力的一道,不能出一点差错,陶锦天从糖厂赶去永青的店里,一路上心急如焚海遇上堵车,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还得分出心神去做其他菜。

可倘若没有这一道,冲着厨师大赛的名头来的人怕是不会甘心,光有一道椒麻鸡还不够。

等到服务员们按时按点这道大菜上来的时候,温淇悬着的那颗心才算放了下来,但没有全放下。盖子一掀开,果然,不是那道已经来不及做的肘子。

“清炖一品羊肉煲,”服务生介绍道,“请大家品尝。”

有客人一愣,问道:“这是……”

“就是大赛里拿金奖的那一道。”服务生介绍道,“余大厨的方子,还是当时的味道。”

有这第一名的这道菜,不上陶锦天的那一道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一品羊肉煲,这完全担得起压轴菜的份量。

相对于之前的滋味丰富,清炖一品羊肉突出的就是浓郁的肉香味,肉汁充盈,在场的所有人一入口,就明白为什么这道菜在人才济济的厨师大赛能拿到第一了。

本以为余力拿了奖之后销声匿迹回老家,这道菜再难见到,谁知道姜汀州闷声做大事,还能把这味道复刻出来!

别说其他人,连知道今天内情的曾荣心里都觉得很是惊讶。

然而,这道菜能端出来,一样是险而又险。

此时此刻就算是厨房里的姜汀州,才总算有空闲停了下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幸好,他现在能用得上和调动的资源够多,不是孤军奋战,才能把今天的窟窿补上。

这个时候好食的和余力的合作谈得差不多了,上个月刚刚把合同签了,这调料包需要量产,所以经过了几次调整,毕竟很多人只能买到普通的羊肉,这料包广泛售卖就必须够大众化。

现在还没有上市,姜汀州作为合作方,手里却拿到了一批特殊的样品,就是余力比赛时候用的最初的方子。

做余力那道一品羊肉煲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做的时间也要短上很多,别说专业厨师了,有基础厨艺的普通人按照指引的做法,多练几次就能做出来,很适合大量推广。

最主要的点一方面是这个特别的调料包,另外就是羊肉的质量一定要好。

正儿八经的宁夏滩羊口感最为适配,新鲜运过来,肉质差一点都不行,否则不会有决赛那道菜品的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