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法子可是有出处的,前朝那些皇子们受教时,也是如此!一旦有谁不听话,太傅和少师们不好体罚他们,就从世家里挑个年纪相仿的做陪读,让陪读代为受罚,利用愧疚心让皇子上进,李翰林饱读史书,当然知道这招!”
冯氏听了觉得受教,叹道,“看来。书读多了就是有用啊。”
她又故意抬手威胁,“行,娘也学了一招,以后你们兄弟几个,要是有谁敢不听话,娘就这么干!”
此招虽灵,就是苦了春哥儿的小脑袋了。
冯氏赶忙吩咐郑嬷嬷,去街上买点猪脑花,好给孙子补补“脑子”。
京城人少食猪脑。
偶有兴起吃猪脑之风,还是从蜀地风味的酒楼传来。
郑嬷嬷提着个菜篮子,东西市找了一大圈,鞋底子都快磨破了,才可算凑了五、六只猪脑,又买了把鲜小葱、辣椒皮、还有半斤水豆腐回来。
晌午前,一阵油爆麻辣的香味窜出,很快就随着小风,飘得满院都是。
李七巧一通噼里啪啦,展示完厨艺后,就脱下套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灶台上,一道麻辣猪脑花、一道葱爆猪脑花豆腐、还有一小碟烤猪脑!
烤猪脑上再洒把孜然和小葱花,看着就色香味俱全。
家里几个小的闻着味儿,早就馋得哈喇子直淌,直抻脖子朝厨房看,期待得两眼放光。
很快,等李七巧和郑嬷嬷端着盘子,全部上齐后。
姜家人都亮了眼睛,赶忙动起了筷子。
“天呐,今个儿咱是跟猪脑干上了,一桌子都是呢,我还没吃过脑瓜,快让我尝尝是个啥味儿。”孙春雪馋得连忙拿碗去夹。
冯氏也蠢蠢欲动,不过还是先顾着给几个小的夹。
小糯宝和丰苗嗜辣如命,这会子,俩人正挤在一张凳子上,对着麻辣的那一盘脑花,就哐哐开炫。
“五哥,咱俩吃这个这个!肯定超辣超过瘾!”小胖丫抓着筷子,乐得快从椅上窜飞。
猪脑做得香嫩滑润,汤汁也鲜溜极了。
上面又淌着红通通的辣油,不多时,就吃得俩孩子不停吸气,嘴巴都快辣肿了,根本停不下来!
大人们倒更喜欢那道带豆腐的。
也是吃得头也不抬。
这时,冯氏夹了整整半个烤猪脑,放到春哥儿小碗里,“这个烤得火候最好,春哥儿自己慢慢吃,不着急。”
小春哥儿咬了咬筷子头,圆溜溜眼睛眨巴一下。
奶奶好像有点反常啊,平时这时候,不都应该先紧着小姑姑吗?
不过小家伙低头尝了一口,很快就惊艳得亮了眼睛,顾不上多想,赶紧闷头吃了。
只是他怎么都想不到。
今日这顿脑花大宴,就是为了补偿他的小脑袋瓜,才专门弄的啊。
等到午饭吃完,李七巧又端来解腻的酸梅汤,一人盛了一大碗。
酸梅汤里还放了桂花、蜂蜜,酸酸甜甜的,小糯宝狠狠灌下两大碗,别提有多过瘾。
今日过后,小胖丫的学堂便能休沐两日。
她也可算能喘一口气了。
小糯宝蹦蹦跳跳回屋,掰着手指头盘算,这两天要睡俩大懒觉、再去做几身漂亮衣裳,还有去小九重天看账!
不过当然,还有她最爱的小柳庄,更是不能遗忘!
于是下午,她就换上小花裤和奶白比甲,拉着冯氏的大手,要去庄子上玩。
马车咯吱咯吱,赶到小柳庄时,老李头正好蹲在陷阱旁边,等着抓麻雀呢。
看见小胖丫来了,老李头惊喜地挥挥手,“乖宝可算来了,李爷爷这几天抓了三十多来只麻雀,可惜气死了一半,待会儿就全给你烤了,让你吃个够哈!”
小糯宝摸摸圆滚滚的小肚。
虽然已经撑得慌,但肚饱眼不饱可是孩子的通病,于是她忙如小鸡啄米般,脑袋瓜点个不停。
“好耶,李爷爷最好啦~”
冯氏扯扯她小羊角辫,笑着回头,“您可别听她的,这孩子刚塞了一肚子油腻,先烤个只,让她解解馋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