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湿地公园玩的那次,林瑜给她拍了不少照片,其中罗倍兰最喜欢的还是她和林瑜的那张合照——现在被用于做她的手机桌面背景。
每天打开手机,罗倍兰在看到挨着的两人时,心情都会一分一分地往上加。
她很喜欢林瑜这个朋友,也很喜欢那天的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和林瑜待在一起,罗倍兰的状态会变得很好。
那晚,林瑜在夜市喝醉酒,说她不喜欢做老师,罗倍兰才发现她对林瑜的了解只堪堪浮于外表。
她原本以为林瑜是什么样的人?
文艺,娴静,是称得上父辈口中的踏实的那种好孩子,那种顺风顺水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在那个刮着孜然味夜风的大排档板凳上,她向罗倍兰流露了她藏在平静表情下的怅惘。
她看到了林瑜和她有些相似的地方——除去林瑜一切所有的美好品质,罗倍兰看到了她暂时理解不了的失意。
但她依旧不可控地被林瑜的每一面吸引……
罗倍兰回忆起她第一次见到林瑜的情景。
那时她刚回来还没多久,她在店里帮忙,偶尔空暇的时候,会抬头看看已经变得有些陌生了的母校和街道。
早上来吃粉的学生不像午餐晚餐那样,一茬接一茬地让人应接不暇,但也能坐满。
一中是市里的重点高中,每年都能出几个进顶尖学府的学生,再次的,应该也不会落得自己这样的境遇。
因为罗倍兰也穿过一中校服的缘故,罗倍兰扎在这些学生中间,打心底里觉得割裂,尴尬,格格不入,想逃跑。
哪怕这套蓝白的校服已经改版过好几次,哪怕这里没有任何一个认识她。
左不过是偶尔几个学生聚集过来,夹杂着惊艳但总体友好的眼神。
过了早上七点,店里基本就没有学生来了。
她跟着舅妈进了后厨,看刘淑华给自己演示怎么炒要用的码料,粉面在开水里要烫多久,不出一个星期,也熟练了。
有时候忙完了,她和舅妈一人端着一碗辣椒炒肉拌面,面对面坐着在店里吃起早餐。
罗倍兰兴味索然地望着被店门口裁得方方正正的街景,校门口的教导主任已经吹起了催促的哨子,还没进校门的学生疯狂地跑着……
校门关上了,一个不高不矮,穿着连衣裙,留着齐肩发,刘海被晨风吹得上下翻飞,不紧不慢走着的身影闯入罗倍兰的视线。
那个人不紧不慢地走着,脸上的轮廓看着有些熟悉。
她筷子上还夹着半截面条忘记送进嘴里,她眼看着那个身影一步一步走进校门口,直到消失不见。
为什么第一面就会觉得她长了一张让人熟悉的脸?
罗倍兰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次在店里和林瑜搭话的时候,她想起来她应该是在往届的优秀学生展览板上见过林瑜,在她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
第30章 鱼
今天店里没罗倍兰预想的那么忙,她下车的时候比预计早了半个小时。
而林瑜像是早有准备,没让罗倍兰久等就过来了。
“这里面是巧克力味的什么啊?”林瑜还没走近就闻到了可可粉混合巧克力酱的香甜气味。
“嗯,一大块儿呢,叔叔阿姨都有。昨天晚上,黄誉芝新教我做的,我跟你说,昨天我们——”
罗倍兰跟着林瑜走在林荫的人行道上,一路上和林瑜说着昨天在蛋糕房的事。
公交站离林瑜家的小区不远,边走边聊,没过十分钟也到小区门口了。
小区的正门口,是市财政局。
小区里的绿化做的足够好,里面没有建高楼,最高不过五层,是二三十年前的建筑风格。每家都还配着露天阳台,从外面就能看见落地窗和玻璃里层挂着的窗帘。
楼栋之间的间距足够远,保证每扇窗户都能照进充足的阳光。
林瑜家的位置很靠里。
她带着罗倍兰穿过一个池塘,周围是平铺的鹅卵石小道,小道往上是一个矮矮的小坡,坡上种满了矮矮的灌木,这个季节,有几从正开着花。
热烈的阳光穿过层叠的枝桠,透过叶片的间隙洒在池塘的水面,水里是成群的小鱼,它们或红或白的鳞片在碧绿的水波里折射出云母质地的光。
很漂亮。
“要去看看吗?”
“我们待会儿可以下来喂鱼。”
看出罗倍兰的注意力在那片池塘上,林瑜提议。
“你家还养了鱼?”
“以前养过几条,但是感觉塘里的环境比鱼缸好,就干脆把它们放进塘里了。”
“现在……”林瑜顿了顿,“只买了鱼食,偶尔会下来喂喂。”
罗倍兰跟着林瑜走到池塘边,在铺满鹅卵石路上蹲下。
这里的鱼完全不怕人的,见到人影,非但不躲,反而不紧不慢地游向岸边,张着嘴挤在岸边,在水面冲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