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5章(1 / 2)

太子还是非常看重西北军的军权的,他其实也觉得凌家不听话,实在是不堪重用,但现在他又找不到能代替凌家的存在。

既如此,不如先将凌家稳住。

杨卿鱼顺着太子的话点了点头,甚至还说了一句抱歉,说自己冤枉了荣阳。

太子没当回事,摆了摆手道:“凌家的人确实有些太死板了,你对凌家有所误解,再正常不过。”

“是,对了,过几日西南军的姜威大将军便要回朝述职了,父亲已经看见了他的调职任书,陛下有意调姜将军留守长宁,赐卫国公,小姜将军去西南接替其父之位。”

太子听到姜威二字,眼中闪烁了些许不一样的光。

姜家人要回京了。

姜家起家时间不长,是在先帝还当皇后的时候起家,从一开始就忠于李氏,后先帝过世,传位太子,姜家迅速臣服当今皇帝,从始至终都是坚定保皇党。

姜家的忠心,换来了西南十几年如一日的太平。

跟皇帝天天提防的凌家不同,姜家可省心多了,一点儿都不找事,说让回来就回来,说调换将军就调换。

不光太子注意到了姜家,李暮歌也注意到了。

或者说,从知道荣阳想要杀她那一天开始,李暮歌就在等姜家回长宁。

荣阳对太子太重要,想要杀她,太子第一个不同意,可若是荣阳有了替代品,那太子也就不会再想方设法护着她。

姜家有个小女儿,和贵妃一样,从小在军营里长大。

小说里,姜家的小女儿成为了太子良娣。

李暮歌记得有读者说过,太子信任一个半途出现的太子良娣,不信任他妹妹荣阳,是作者故意给反派降智。

当时小说作者回复了那个读者,告诉读者,荣阳也是皇位竞争者,太子从一开始就不信任荣阳,这才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暮歌那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比起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太子更信任自己的妾室,是一件放在皇室里,逻辑和情感都很立得住的事情。

因为前面就有皇帝和贵妃这对政治联姻成功的例子摆着,而且,荣阳确实也能继承皇位。

若是荣阳不服太子,她有起事的资格和能力。

而荣阳一直以来脾性乖张跋扈,太子对她多有忍耐,在太子的视角里,荣阳看上去就不像个没有威胁的皇妹。

要是没有大公主,荣阳简直是太子的头号敌人。

李暮歌等着姜家入局,等着荣阳和太子闹掰,在等待之中,她抽空见了见覃家大娘子。

覃家大娘子覃韵诗,是个人如其名的世家贵女,优雅贵气,一看就很有学问的样子,身上自带读书养出的风华,如诗如画。

覃家之所以派覃韵诗来见李暮歌,是因为觉得李暮歌会更偏向于请女子为幕僚,一如她身边的颜士玉。

覃韵诗见到李暮歌后,行了一礼,她行礼跟别人都不太一样,李暮歌觉得很像颜士玉,又跟颜士玉有所不同。

颜士玉性子风风火火,覃韵诗要更慢一些,心境想来更平稳。

李暮歌有了一点儿兴趣。

她本来想着,不管覃家派谁过来,她都好好接待,以后用不用另说,毕竟她看重的不是人,而是覃家这个家族。

现在看来,或许她能找到第二个颜士玉。

“见过长安公主,殿下万安。”

“免礼,覃大娘子坐吧。”

覃韵诗是覃家大娘子,按照辈分,淑妃是她的姑母,她与十公主她们算是表姐妹。

比李暮歌大两岁,日前正与人议亲。

“听说,大娘子与崔家郎君的好事将近,本殿下提前道一句恭喜了。”

覃家议亲能找到的家族无非那几个,如果没有想要嫁入皇室的想法,又不想让家中女儿低嫁,便只能往更高门第去选。

崔家是一个好目标。

“多谢殿下,没想到小辈之间的婚事能传入殿下耳中,此乃覃家与崔家荣幸。”

覃韵诗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精美的请柬。

上书崔覃二姓结通家之好,字迹娟秀,言辞诚恳,希望李暮歌能亲临。

“六礼竟已走到请期这一步了吗?可真是快。”

确实快,从纳采到亲迎足足有六个步骤,覃家和崔家就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全都搞定了,现在已经定下婚期,不日成婚。

李暮歌看了一眼婚期,就在下个月的吉日。

太快了,没见过这么快的。

世家贵族之间谈论亲事,少说都得一年半载才能走到亲迎的步骤。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乃六礼,中间两家常有争论,尤其是请期这一步,更是要讨论许久才能定下。

“确实急了些,在下前一位郎君,不幸染疾离世,崔氏郎君恰巧也遇到了此事,我们年岁都到了,加之之前聘礼与嫁妆都已齐全,所以没费太多功夫。”

李暮歌没想到还有这么巧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