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那些大臣,不要跟大臣们对着干。
“哈!本公主是不是还得谢谢他们,谢谢他们对本公主手下留情啊?”
经过几日战斗,李乐景再好的脾气,也好不了了,现在她就像是一桶已经被点燃的火药,任何人过来招惹,都只会惹来她的怒火。
哪怕那个人是林太妃也照样会被她喷。
林太妃从来没有被女儿如此对待过。
在林太妃的印象里,她的女儿十三公主,就是一个内敛腼腆的孩子,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流,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十三?”
看见林太妃怔愣的神情,李乐景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情绪太差,导致她竟然如此不孝地吼了母妃两句。
“抱歉母妃,儿最近心情不佳,还请母妃谅解。”
李乐景知道林太妃说的话都是为她好,可她却不觉得这好。
她是科研司的司正啊!
林太妃当然会原谅李乐景,没有母亲会记恨女儿偶然说出的一两句气话。
林太妃叹口气,说道:“十三,你刚回长宁,还没有摸清长宁的情况,千万不要一股脑地向前冲,当了别人手中的剑。”
李乐景能感受到林太妃对她的关心,可是她依旧觉得,很烦。
这些天在朝堂上,她看见了太多拿天下大义做借口,满嘴冠冕堂皇,实际心里肮脏龌龊的家伙。
她突然想起了之前林太妃心里不该有的那些想法,瞬间没了平日里和稀泥的想法,只想和林太妃说清楚。
“母妃想说,陛下在利用儿是吧?”
林太妃没想到李乐景会说得如此直白,她迟疑地点点头,又劝道:“母妃明白,你对陛下忠心耿耿,可陛下对你呢?你在西北替她守边,还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如今你回了长宁,她只给你一个公主府,却连长公主的封号都吝啬于你。”
“母妃当真不知,为何儿没有获封长公主之位吗?这公主府,可是依照着长公主府的形制建造,若无意外,住在长公主府里的人只会是长公主!”
李乐景心情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知道了,自己错过了什么。
她到科研司的时候,赵氏姐妹刚闭关出来,对外界的事情一知半解,张嘴就恭祝她成为长公主。
那时李乐景才知道,原来在她回到长宁之前,所有人都知道,陛下要封她为长公主了。
“你、你是觉得,母妃耽误了你的前程吗?”
林太妃在宫里多年,曾经也是受过家族培养教育的贵女,自然能听出李乐景的言下之意。
当即,林太妃就犹如猛然遭受重创,露出伤心欲绝的姿态来。
李乐景当然不能直接说自己心中所想,而且那些心思说出来,就变得太不孝了。
李乐景不是个不孝的孩子,她只是觉得迷茫。
到底她要如何做,母妃才能满意?她要怎么做,母妃才能不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去做那些她不想做的事情?
李乐景此刻的沉默,比肯定更让林太妃心痛。
她悲愤喊道:“十三,母妃所做之事,都是为了你啊!”
“母妃如果真的是为了儿,就请母妃随儿出宫,入公主府颐养天年,不要再留在宫中了,还有,那些来路不明的人,母妃还是少接触为好,更不要想着往女儿的后宅塞人。”
为了你这三个字好似是有什么力量,李乐景每次听到,都会生出反抗的勇气。
原本为了孝顺想退一步的心,瞬间变得冷硬起来。
林太妃到现在还没有从宫里出来。
这很不寻常。
正常来说,先皇去世,先皇的妃子们,有孩子出宫建府的,就该跟着孩子出宫,还留在后宫干什么啊。
偏偏林太妃一直以李乐景还没有成亲,府上无人为借口,留在皇宫之内。
以前李乐景或许会信了母妃的话,觉得母妃是真想等她成家后再出宫,现在不同了。
换个方向想一想,一直留在皇宫里,何尝不是一种监视。
林太妃分明就是在监视陛下,因为陛下后宫无人,她想要留在皇宫之中,一旦陛下出事,她能第一时间拿到消息。
林太妃想要辩解一二,她并非是那样想的!
可对上女儿那双尤为澄澈的眼睛时,林太妃沉默了,没错,她就是这样想的。
“母妃,儿只想要自己的前途光明,为了能够得到陛下的信重,儿不会那么早成亲,或许,儿永远不会成亲。”
李乐景不可能为了一个还不存在的孩子,放弃自己的前途。
她知道李暮歌对皇室其他成员的不信任,她不想去试探,一个皇帝的底线。
林太妃闻言,如遭雷击,顿时面上没了血色。
她看着女儿坚定的神情,只一个劲儿摇头,一副完全无法接受女儿决定的模样。
最后狼狈离开了公主府。
李乐景心里也不好受,只是看着母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