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还是要和大家讨论一番后才能做出决定的,如果大家都不同意就没办法。”王书记最后也没有直接答应朱校长办初中部和高中部的请求。
他虽然是公社书记,但是公社要办初中部和高中部这样的大事,明显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虽然王书记没有答应,但是朱校长是不会放弃的。
于是他从王书记的办公室出来后,就又找到了公社其他领导,把要办初中部和高中部的事情向所有人阐述。
他表示自己能够找到教初中的老师和教高中的老师,只需要公社批准就行。
同时他也告诉所有人办高中部的好处。
“朱校长,你让李老师教高中,他自己愿意吗?”有公社领导朝朱校长问。
“我相信李老师肯定是愿意的。”朱校长说。
“你相信没有用,我们要准确知道李老师的态度才行,要是你忙活半天人家不答应怎么办?不是白瞎了吗?”
“我待会就去问李老师,如果李老师答应教高中,你们是不是就答应设初中部和高中部?”朱校长最后问。
“只要李老师答应,我们就会考虑。”王书记朝朱校长表态。
如果李可灼愿意教高中,至少公社的高中部就能办起来。
李老师不仅是大学生,他还教出来了两个重点大学的学生,这是隔壁镇中学那么多老师都做不到的事情。
而且李老师还是大作家,在他们看来,能够成为作家的人,教高中生还不是很容易吗?
听到公社领导的承诺后,朱校长很快就回到了学校,在学校找到了今天下午才来学校的李可灼。
“李老师,有个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朱校长朝李可灼说。
“校长,有啥事?”李可灼问。
“是这样的。”
随后,朱校长就把他的想法和李可灼说了一遍。
听完朱校长的想法后,李可灼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老师,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成立高中部,你愿意教高中生吗?”朱校长朝李可灼问。
他现在最大的疑虑就是,李可灼现在教的几个高中学生都是收钱的,他担心让李老师教高中,会不会影响他的财路这种,他会不答应。
“可以是可以,不过需要等到明年九月份才行,我现在是五年二班的班主任,我必须要顺利教到他们毕业才行。”李可灼朝朱校长说。
------------
第60章 新校区
听到李可灼的话,朱校长松了一口气。
他笑着朝李可灼说道:“要筹备初中部和高中部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建学校,需要请老师,还需要招学生,估计等这些有眉目,也得大半年以后了。”
“那就行,只要朱校长你能把班子搭起来,把学生招到,我可以教高中班的。”李可灼点头。
相比起教小学班级每年每个学生才能赚2个积分,教高中生就要好的多,只要他的学生高考考上大学,他就能赚10个积。
所以这么看来,还是教高中来积分更快一些,他何乐而不为呢?
听到李可灼答应下来,朱校长的笑容更盛了。
在得到李可灼的态度后,几天后,公社就决定,要在小安乡公社办初中部和高中部。
并且,会把小安乡小学的名字,改成《小安乡中学》。
公社王书记亲自向县里教育部门申请,理由是小安乡距离隔壁镇中学太远,学生每周需要翻山越岭走三四十里路,这导致很多学生情愿辍学也愿意不去隔壁镇读书。
所以公社经过商议后决定,要在小安乡公社成立初中和高中,这样能减少学生的辍学率。
小安乡公社的申请合情合理,距离隔壁镇中学太远,自己办初中部和高中部能够减少辍学率。
所以很快,县教育部门就批准了小安乡公社自办初中和高中的请求,并且还下拨了一笔两千块钱的资金。
在得到县里批准后,小安乡公社的领导们很快就发动起了各村的青壮,开始为修建学校备料。
新校区将会建在小安乡小学的隔壁,大概会占几亩农田。
而朱校长,则是发动自己的人脉,开始去寻找能教初中部和高中部的老师。
好在这个年代的民办教师很好找,只要找那些以前参加高考没有考过的,并且已经放弃了高考的学生就行。
这样的学生在十里八乡总能找到不少,不需要他们有多少知识储量和教学水平,只要他们能够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教会学生知识就行。
1981年当下,湘省还没有分田到户,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当民办教师赚工分的,因为这比种地要轻松太多了。
就在新校区开始备料的时候,时间来到了1981年1月20日。
1月20日这天,湘省的小学生开始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
小学生总共就两门课程,语文和数学,一天时间不到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