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程巷周身的气场太温暖也太鲜活了。早在太阳升起以前,冰原已感应到了太阳弥散的热效应。她比其他人更早察觉,因为她本身是一片凉薄。
所以对太阳的温暖更敏锐。
她会比程巷自己,更早注意到那辆冲向程巷的货车。会在其他人的惊呼响起以前,提前向那辆卡车冲过去。
总有那么一次,卡车及时刹住,周遭人群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老人机店门口仍声嘶力竭唱着“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而程巷甚至不会注意到这边发生了什么,一无所察的继续往菜市场里走去,去买一碗凉皮。
陶天然此刻站在一片纯白的空间里想,一定会有这样一个时空的。
尽管她甚至还没弄懂程巷之于她的意义,但她会本能的、毫不犹豫的冲向程巷。
太阳失望的落山,因为以为冰原永不会融化。
可在冰原眼里,太阳东升西落、那么自由,冰原却永不能离开,企盼着太阳的又一次升起,让世界不至坠入永夜。
陶天然在不停失血,但她凭着最后的体力想:两次撞向她的也是同一辆货车,那么她也可以在自己的两次被撞之间,构建新的虫洞。
过分低频的警报始终嗡嗡刺激着大脑,陶天然几欲呕吐,四肢百骸都在疼。她拖着这具残躯,走到墙边——而这不辨方圆的空间内,她甚至不确认自己是否走到了墙边。
她抬起手来,用力的砸下去,手掌边干涸的血迹,依稀沾在不辨材质的墙面上:“这一次循环崩坏了,那么下一次呢?”
陶天然再度睁眼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柔软的床上。
她一下从被子里坐起来,摸过床头充电的手机。
看了眼屏幕显示的时间:2023年12月18日,早晨6点53分。
她捋一把自己的黑长直发,垂下手腕时,灯草灰的性冷感风被罩发出细微的窸窣声。
她下床,莹白的脚腕趿入拖鞋,随着她动作,黑曜石色的长袖丝缎睡衣,顺着她纤薄的肩头往下滑落一点,露出一截玉质般的锁骨。
她发现自己在簌簌的抖。
走进厨房给自己冲一杯柠檬水的时候。换上硬挺的白衬衫和墨灰色大衣的时候。拎上bolide走过小区里路灯像旧月亮那段路的时候。
陶天然将车驶出地库,单手戴上蓝牙耳机后,给助理拨了个电话出去。
“喂陶老师。”
“喂。”陶天然停在一个红灯前,抬手将自己的蓝牙耳机正了正:“我今天晚一小时到公司,有急事的话给我电话。”
“那我们的季度设计讨论会本来就定在十点,我照常安排咯?”
“可以。”
“哦对了陶老师,shianne今天也会到公司。”
“她不是要去欧洲进修?”
“好像取消了,只是跟大老板讲了一声,我们也不清楚原因。”
“好,知道了。”
陶天然挂断电话,一分钟后,电话响。
易渝的音量让手机的音效都呲了下,陶天然微一蹙眉,听易渝在电话里叫:“陶老师!我亲爱的陶老师!”
陶天然心想:一模一样。
这和她上次以程巷两次车祸之间的虫洞循环回去时,每一幕几乎都一模一样。
她将车开往百花胡同。
路过遛八哥的大爷、举着筷子上胡同口买油饼的大妈、路边随意停放的自行车和三轮。一个大爷看她开车惊得叫唤:“你这么贵的车小心点嘿!别给剐了!”
陶天然将车停在胡同口,下车,抿了下唇才往里走去。
一条记忆里幽长的小道,旁边两道窄窄的墙,蒙着时光的灰。这样的小道,在北方称为胡同,在南方叫做小巷,而陶天然花了多久的时间、付出了多少的代价才意识到,记忆里走不完的小巷,美得像一个遗憾。
陶天然站在程巷家门口,竟生出了一种“近乡情怯”之感。
上一次循环她就是在这里,看着鲜活的程巷背着帆布包从门里飞出来,瞥她一眼,再没回头的路过她身边。
已然不认得她了。
那……这一次呢?
陶天然蜷了蜷指节,木门里迟迟没有动静,她方才酝出勇气上前轻轻叩门。
或许她也并没有酝出勇气,她喉头里干得发涩,笃笃两声叩门声响,她忍不住的吞咽颈根。
木门“吱呦”一声开了。
陶天然一愣。
来应门的并非程巷,亦不是马主任或程副主任。
是一个戴黑框眼镜的从未见过的年轻人,看陶天然一眼,陶天然问:“请问程巷在么?”
“什么程巷?你找错了吧,这里没有这个人。”年轻人不耐烦的扬扬手,砰一声又将门掩上了。
陶天然浑身的血一路凉到了后脊。
这一次循环又产生了怎样的变量?难道程巷家已经不住这里了?
甚至说……这个时空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