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音上到三楼,就见这里和二楼摆满了花灯不一样,这就是闺阁女子的住处,花鸟屏风的后面,有人倚窗而坐,没有理会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顾绛已经先一步绕过了屏风,而后发出一声叹息来,林诗音本该觉得窘迫,可直到此时都未曾听到洛夫人的声音,顾绛竟也没说话,她疑惑地绕过屏风,向人影处看去。
“啊!”
林诗音还是第一次这样失态出声,实在是没想到,那倚在窗边的人根本不是人!
穿着一身碧绿衣裙的女子撑着下巴,垂眸看着面前的花灯,可“她”的脸和手臂分明是琉璃烧制拼成的,细密的长发是丝线,明亮的眼睛是宝石。
“她”的双手捧着一朵金色的莲灯,那莲灯正散发着荧荧火光,照亮了琉璃美人的面容,熠熠生辉,不可逼视,那恍若真人的脸上分明还带着笑。
顾绛凝神看着这座琉璃美人,目露赞叹:“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好一盏琉璃美人灯,不愧是得老龙头真传的匠师,洛莲夫人。”
大火燃尽了一切,将过往锦绣烧成灰,可琉璃也自烈火中诞生,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林诗音嘴唇微颤道:“你不是说,来见洛夫人?”
顾绛点头:“这就是我要见的‘洛夫人’。”
林诗音又道:“那你要看的心灯呢?”
顾绛叹道:“这也是我要看的心灯。是她最后留在世上的,为莲花生点亮的一盏心灯。”
“我说过,老龙头不仅擅长制造一般的宫灯,还能做机关,让灯动起来,这里面就有一个复杂的机关,只要有人补充灯油,那她会在每个入夜时分,自动点亮手里的莲灯,然后在夜深时熄灭。”
他指了指窗户:“三楼的窗边,若有人来到这处宅院的附近,只要抬头,就能看见她。”
嫦娥已经奔月而去,地上的人若抬头望去,明月依旧会照亮他的前路。
【作者有话说】
好了,后面即将开启时间加速,进入正文剧情,en,是的,到这儿了,才刚要进正文_(:3」∠)_。
第19章
这一年的元宵热闹依旧。
长街上支起了架子,一盏盏花灯挂在架子上,小贩的摊子、店家的铺子外都会挂起各式花灯,吸引行人驻足,还有卖灯的、猜灯谜的、上元佳节里舞龙灯、唱戏的,因为不禁夜,这样的喧嚣能持续整整三天,连路边的树都被灯火熏黑枝干,每年都有不慎失火的。
可这都不影响百姓们共度佳节的心情,络绎不绝的人相携着往河边去,数不尽的河灯如天上的星星,汇聚成银河点点,流向远方。
顾绛站在花灯下,林诗音去往河边放河灯了,他便独自来看灯。
灯光映透轻纱,隐隐可见帷帽下女子的五官,却又云遮雾罩,看不真切。
这是几家大商人凑起来办的灯会,每一盏花灯下都挂着灯谜,主家特意邀请了文人雅士来写谜面,只要有人能猜中谜底,就可以把灯取走,说不定还能和设谜题的人交个朋友,确实是件风雅逸事,每年都有官员穿着青衣来凑热闹,看看灯,看看灯谜,也看看人,这难免吸引了更多求名、求路的人来试一试。
如此一来,商家扬名的意图也达到了,他们自然乐得每年花费些银子,继续把灯会热热闹闹地办下去。
顾绛既不求官,也不求名,自然无心出什么风头,只看了灯谜在心里暗暗地猜,旁边有人议论谜题,他也听两耳朵,至于答案对不对,他也不问个究竟。
他把自己当做一盏灯,于是来来往往的人也把他当做了一盏灯,没有人会在意如此多花灯中的一盏,也没有人在意人群中的顾绛。
他似乎在人群中,又好像在尘世外。
与人交谈时那种悠悠然的鲜活气息似乎都随着夜色淡去,当他孑然独立时,便化入了一草一木之间,同天地毫无界限。
问道天人,破碎虚空,没有踏足这个境界的人无法想象顾绛此刻的感受。
顾绛的所有喜怒哀乐都发自于心,可这都是随着身边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当他不再主动去触及外界时,他的内心一片空明。
无悲喜,无内外,无你我,身周的一切都化作波纹,却牵不动心湖微澜。
顾绛享受这种宁静,但他不会沉溺于这种宁静,他还要走得更远。
在灯会后面的园子里,有商家从江南请来的清班,正临水唱着曲,袅袅的唱词如水磨悠长,唱着国仇家恨、才子佳人。
“
我裙钗女志颇坚,背乡关殊可怜。
蒙君王重托,须黾勉。
誓捐生报主心不变,泪涟涟。
天南地北,相见是何年?”
戏台上,决心前往吴国的西施面对越王,倾诉着自己对家国的忠心,以及对自己前程的悲观,她知道自己此去,大概再也回不到浣纱的故园,便是勾践也为她的义和情动容。
顾绛的心念一动,更多外界的杂音涌进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