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5章(1 / 2)

崔衍昭在短暂的迷茫后, 想起来以前送谢珉去夏国时提了一下长城,当时王适安因为这件事以为他对长城有执念。

原来王适安说的是这件事。

崔衍昭心中百感交集:几年过去, 皇后竟然还记得。

王适安人这么体贴热心,他以前还先入为主,总把王适安和他设想成你死我活的关系。

崔衍昭实在按捺不住愧疚的情绪, 以往对皇后有所误解,我以后再不会了。

他一边说,一边思考和王适安之间还有没有误会没有解决,然后还真想到了一个。

虽然王适安这次回来后一直没提,但不代表它已经被解决了。

误会还是要解决干净的。

崔衍昭扭捏了一下,对王适安道:我还有一件事要向皇后澄清。我从始至终,只有皇后一人。之前说没有皇后就会孤独终老,也是发自肺腑。

在他印象里,王适安对他私生活误会很深刻,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一点。

以前是觉得这种事根本说不清,没必要解释,现在他觉得虽然这个很难证明,但万一王适安能信呢?

总比任由误会发展要好。

不过尽管道理是这样的,他说完后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不敢看王适安表情。

王适安:我已经知道了。

他和崔衍昭第一次见面便有误会,不信崔衍昭能洁身自好。后来出征三年,后宫依然空置,他确信了崔衍昭自始未有他念。

崔衍昭若果真多情,大可在他远赴北地,鞭长莫及时大肆充实后宫。

思及此,他一用力把崔衍昭按到怀里,郑重道:以往不该误会阿昭。

崔衍昭:其实也没什么。

毕竟王适安之前是想上位的,若王适安坚信他存在缺点,上位也能更心安理得。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更没必要纠结。

崔衍昭静静在王适安怀里待了一会,感觉风势似乎轻了点。他刚才被吹得有些冷,现在已经感觉到身体有所回温。

好像不是风小了,而是风大部分都被王适安挡住了。

他居然让王适安一个人吹风。

崔衍昭很不好意思,连忙从王适安怀里离开。

沿城墙走走停停,很快就到了夜晚。

夜幕下的城墙更加苍凉雄浑。

崔衍昭随意撑在石瓦青砖上,看着蜿蜒的土龙,心仿佛也随着它们一路延伸。

城墙延伸过的地方,有沙漠、有雪山、有草原、有河流。

刚穿越来的时候,他从没想过能有机会走上这个时代的长城。

大概是空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感性,崔衍昭望着望着,心里莫名有些空落落的。

他于是放空思绪,单纯对着远方发呆。

放空了一会儿,他听到了身边传来的胡笳声。

胡笳这种乐器的声音本是苍凉的,但此刻听起来却壮阔坚毅,把负面消极的情绪冲得一干二净。

崔衍昭静听了一会,辨认出吹奏的是前代吴均所作的乐府诗《胡无人行》。

乐声流淌,有边军受到感染,跟着唱了起来。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1

胡笳声停,雄浑的歌声还在继续。

崔衍昭转身看向手握胡笳的王适安。

王适安向他微微一笑,阿昭可要学习吹奏胡笳?

崔衍昭看了王适安一会:还都长安后吧。

近段时间,他在休养生息,徐徐图之和一鼓作气,还于旧都两个选项里迟迟没做出决断。今天王适安用乐曲表明心意,他也知道要怎么做了。

崔衍昭思索着道:柔然可汗善变自私,见我们攻打燕国,定会从旁作乱罢了,这个交给我。

六年九月,柔然内乱,郁久闾可汗死。解忧公主善抚余众,诸姓渐附。寻遣使来朝,受命改号大义,获赐锦绮彩绢万匹,并珍玩无数。

七年三月,上以二十万众委后统攻长安,半月破城。燕主贺兰宝自缚请降。

迁都流程繁琐,宴会暂时还是在建康举行。

夏国亡后,卫衍举家南迁,受封夏公,食邑万户。

为了配合这个封号,崔衍昭专门把一个地方的地名改成了夏。

现在燕国灭亡,贺兰宝也举贺兰宝全家只有他自己。总之,贺兰宝和大臣们也都迁居到了建康。崔衍昭照着卫衍给他封燕公,食邑万户。

席上,贺兰宝心事重重,一言不发。

崔衍昭忍不住关心了下贺兰宝的心事。

贺兰宝鼓起勇气道:长安是臣生长之地,如今远离故土,心常戚戚,请陛下放臣归乡。

原来是这件事。

崔衍昭安慰:燕公宽心,不日便可返回长安。

贺兰宝没想到崔衍昭答应得这样痛快,他以为崔衍昭会拒绝,因为这样做极有放虎归山的风险。

他想问又不敢问,一是他本就害怕崔衍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