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75节(1 / 2)

钟离眜说完这段离奇的话后,怒骂韩信不是“长者”,然后自刎。

然而上一段分明就是陈平问“陛下精兵孰与楚”“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汉高祖确定武力攻打楚国纯属作大死后,采纳陈平的谏言伪游云梦。

可见这两段话完全就是自相矛盾。

钟离眜是什么战绩彪炳的将领吗?

别说跟韩信比肩,就是樊哙周勃也能压他一头。

这样的人凭什么说“汉王不攻打楚国是因为他在韩信身边”这种话?

搞笑呢?

【秦念:这段话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贬低韩信目光短浅、卖友求生、不仁不义!】

韩信再度怒火中烧!

后世史书居然如此记载他与钟离眜之事?

他与钟离眜确实是旧识,都曾在项羽麾下任职,但也算不得“友”。

钟离眜逃到楚国,韩信确实没有立即将他交出去。

那是因为季布同为项羽部下,为朱家所藏,朱家通过夏侯婴向刘邦为季布说情。

刘邦召见季布后不仅赦免了他,还拜为郎中。

韩信留下钟离眜,是认为以刘邦的宽厚,迟早也会饶恕他。

只是钟离眜行踪暴露,刘邦诏令楚国逮捕他,钟离眜因此自刎。

结果汉史竟如此污蔑贬低他?

“义父!孤定不会让史官如此造语!”

刘恒连忙安抚再度暴怒的韩信。

小孩的声音依旧嘶哑,又口口声声喊他“义父”。

韩信只能冷着脸看天幕。

【刘邦:……这是朕的过错,往后不会如此。】

刘邦认了。

虽然现在韩信还没死,史官没有这么记录韩信的过往。

但刘邦知道,这是他做得出来的事情。

那就只能认错。

………

后世因钟离眜之事贬低韩信的皇帝皆愧然。

他们是真没想到韩信会被史书如此污蔑。

若只是被伪造的汉史所欺,他们还不至于愧疚。

但秦念看到的史书与他们无二,而秦念能发现史书中的谬误,他们却未能看穿。

或者说,在儒家观念的影响下,他们不会刻意去质疑正史的记载。

尤其是有益于君臣之道的记载。

【秦念:陈平建议你伪游云梦,召见韩信并擒下他,凭的不就是你俩都相信韩信会听命独自前来,而不是带着军队过来吗?】

【秦念:史书却写什么“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这是什么逻辑不通的玩意?】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个意思:

刘邦到了楚国边境,韩信就想造反,但又觉得自己无罪,打算去拜见,又害怕被抓。

秦念想到这句话就想笑。

——韩信究竟想不想反、有没有罪?

韩信若是真有“欲发兵反”这个念头,他又怎么会觉得自己无罪?又怎么会独自去见刘邦?

如果他觉得只是有这个念头,别人又不知情,所以算无罪,那他又为什么要害怕被刘邦所擒?

之后还画蛇添足,说有人告诉韩信,把钟离昧杀了,刘邦就会高兴,就没有隐患了。

于是就有了钟离昧在自刎前说出“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这样离奇的话。

倒也不必为刘邦找补,说韩信自知藏匿钟离昧是罪。

有人劝韩信“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这件事,是发生在韩信“恐见禽”之后。

也就是在此之前,韩信就是“自度无罪”,他压根不觉得藏匿钟离昧是罪。

《史记》的这段记载,充满了自相矛盾的美感。

【秦念:你编造伪史时,是实在没法自圆其说,才会这么漏洞百出吗?】

在之前的质问中,刘邦的沉默与痛快认错,秦念就确定刘邦的扮演者接受了她对史书的解读。

不接受也不行,这些漏洞太明显了。

汉高祖本人来了都不好补救。

【刘邦:吾……唉……】

陈平暗叹。

没错,他就是笃定韩信不想反也不会反,才会建议陛下亲自去楚国西部境内的陈县擒韩信。

史书刻意描述韩信想反——

不这么写,怎么解释陛下废楚王为淮阴侯?

可秦念为什么要将这些全都说出来?

他先前想方设法让太子拜韩信为义父,不就是想要韩信得以善终吗?

以韩信的性格,得知自己死后被如此污蔑,只会对陛下更加怨恨。

韩信确实越发怨恨刘邦。

他本以为受诬谋反被诛已经是刘邦做的最辜负他的事情,万万没想到死后还会被如此贬低!

刘恒小小年纪人都麻了,只能努力安抚义父。

阿父的行径,就是他也看不下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