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寻来徽州。可世子妃身边有赵王的细作,细作提前赶来,用恭王世子之名博阿翁信任,欲探知真相。
好在阿翁机敏,声称自己不知血书下落,也只想安生度日,然而那细作担心待世子妃过来时暴露他是细作的事,还是给阿翁下了毒。
阿翁不过一个市井老翁,以为死了就可以换来两个孙儿的安宁,他最终放弃了找郎中。
死前因为不甘,阿翁将血书刻下,望日后有人能寻来,并嘱咐孙儿别轻易告知旁人石碑的下落。
“宋炎曾是父亲的心腹,幼时曾带过三弟一段时日,三弟在记起宋炎后对他深信不疑。”
后来宋持砚审问过宋炎。
宋炎称,三弟只是试探了宋炎石碑上有关冤案的事,但因宋炎为赵王做事,迅速猜出端倪,宋炎想套三弟的话,被三弟察觉。
二人发生争执,推搡间,三弟要害处受了伤。
临死前三弟告诉宋炎,称自己的遗孀一无所知,希望他别去寻她麻烦时,宋炎最终答应了他。
因着自责,宋炎假装对此毫不知情,就此消失。
“又是赵王……”
田岁禾浑身不住颤抖。
她早已知道阿郎的死并非意外,如今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凶手,可她依旧为此难过并震惊。
“我们只想安生度日,他为什么不放过我们?”
她捂着脸哭得双肩颤抖,宋持砚沉默地揽她入怀。既有对三弟的遗憾,亦有不够大度的嫉妒。
他不曾转述出三弟死前嘱咐宋炎别去叨扰她的遗言。可即便如此,她依旧在为三弟痛苦。
宋持砚闭上眼,他不该跟一个亡故的人计较。
田岁禾不甘又无力。“我以为倒了柳姨娘母子,阿郎就能瞑目,可倒了二公子,还有一个赵王,他的人害死了阿翁,又害了阿郎……”
她不过一个小老百姓,如何斗得过堂堂的赵王?
宋持砚揽着田岁禾,擦去她为三弟流的眼泪,“岁禾,我可以对付赵王。但并非为了三弟,我所欠他的兄弟之情已在这些年中还给了郑氏。因而,我不做无本买卖。”
类似的话之前宋持砚就曾跟田岁禾说过一次。
那时他还不知道他的身世,不知道他曾被郑氏利用,有为阿郎报仇的理由。她也不曾知道阿翁死的真相,因而她不曾跳入他的网。
但这次她想跳入。可他这次要的,也一定会更多。
田岁禾怔怔问:“你想要什么?”
她还可以用什么换?
“我都被你留在身边了,你还有什么没得到的?”
宋持砚凝视着她:“你。你的一切。我要你属于我,从此忘记阿郎,身与心,皆只有我一人。”
烛光中他的目光似无尽深夜,要将她吸入其中。
田岁禾颤了颤。
爱上他,这个条件对于她而言比留在他身边还要难以接受。
宋持砚问她:“你是想为阿郎和阿翁报仇,还是继续固守你那对阿郎早已无用的感情?”
田岁禾被这句话深深一击:“无用?我对阿郎的想念,我这么努力不忘记他,竟然是没用的?”
“不然呢?你记着他,不肯让别人取代他的位置,他的仇人就能自己死去,他就能重活?”
“他当真需要你这样的惦记?”
宋持砚的话一句比一句直白,一句比一句无情。
“你的阿郎已经死了,岁禾,你再惦记他,他也不会活过来。你惦记他,不过是让自己心里舒坦,你只是不想做那个移情别恋的人。”
“够了!”
田岁禾捂住耳朵。
“够了,你、你别再继续说了!”
尽管心里决了堤,可她依旧不认为惦记一个死去的亲人是没用的!人死了的确什么都没了,可也正因此,亲人朋友的惦记才更弥足珍贵,那是一个人存在过的痕迹。
可现在她的确不能仅仅记着阿郎和阿翁,不为他们做点什么。
沉默的哀伤持续许久,田岁禾抬起哭花的脸,“我答应你。只要你扳倒赵王,我会试着爱你。”
除此之外,她没有什么能为阿翁和阿郎做的。
田岁禾抱着自己,屈膝坐起,脸深深地埋入双臂之中。
像以往官场上的每一次交易,宋持砚成功得到了他所想要的承诺,田岁禾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不一样,她太干净了,因此一个承诺对她而言便是一道极大的口子。
有了这个承诺,她会为了不食言慢慢试着接受他,爱他。
但宋持砚却并不很愉悦。
心中烦躁不减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