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那里了。
说好了去看人的房子,而且意向很强。
突然又不去了自然该去交代一声。
魏楹听到脚步声便把桌上那些东西一起放到了抽屉里。
他的书房是不给外人进的,不过沈寄自然是例外。
他脸上的沉重也同时消失,变成一脸的清淡。
“你去柳编纂家情形怎么样?”
“哦,他一开始当然是失望。最后跟我借了四百两说是一个月就还我。”
沈寄好奇道:“他拿什么还?”
“不知道,不过老柳这人虽然有些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还是言出必践的。”
“哦。”
下午,平日里只在早上热闹一个时辰的正厅里挤满了人,都是有意向来竞标的。
洪妈妈其实也懂些园艺,想要来竞标的。
但洪总管说他们一家子有三分差事。
他一个月月例还不少,还是不要去争这个了,就没让她来。
而李嬷嬷年纪大了,从前很受了些折腾,现在只想好好操持自己的小家。
忠叔做内宅总管,月例也不少。
几个儿女沈寄也都给她安排了不错的位置,也就没来凑热闹。
所以,来的基本上都是同一梯队的,以家为单位站在一处。
沈寄先让他们懂园艺和水产养殖的出来说说,如果承包了打算怎么做。
魏楹也坐在旁边听。
其实只是一片桃林和一个大池塘。
下人们着实没想到连一向不管内宅事务的他都来了。
当然,他就只是端着茶听着,什么话都没有说。
这内宅是沈寄的地盘。
最后入围的四家人,各自写了心目中的数目交上来。
最后,桃林被六十两标走,池塘四十两。
还正正经经的写了文书,然后签字画押。
这对他们现在的身家来说都是小银子。
不过,有一百两进益,省下了清理照顾桃林和池塘的费用和人力,一进一出也是两三百两了。
沈寄认为内宅当家就是这样。
开铺子是开源,如此则是节流,小地方也不能放过。
他们表现得越重视,下头的人才会越上心。
这只是一个开头。
他们手里还有不少产业,如果都能这么利用起来,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整个过程都是沈寄主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