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两个口的官,这些排场还是有的。
他到了县衙就去了大牢,屏退众人和邱成明恳切地长谈了半日。
三日后,邱成明越狱,未伤及一个看守大牢的衙役的命。
马知县大怒,说魏楹与他勾结,下令逮捕入狱。
一众衙役陪着笑脸等在魏宅外时,魏楹正搂着沈寄睡大觉。
那些衙役之所以这么客气,不是马知县的意思。
他们觉得邱成明及其下属完全没伤他们的性命,恐怕和县丞大人真有关系。
说起来,看守邱成明其实给他们心头带来了不少压力。
生怕到时候他决定不住大牢了,让手下顺手把他们的头当西瓜砍了。
所以他们今天才会这么客气。
沈寄起身替魏楹系腰带,“就是要你去协助调查,也不至于这么半夜三更的吧。”
“邱成明越狱自然是要选半夜三更了。知县大人半夜三更被吵了起来,所以也要把我弄起来。协助调查,你这名儿安的倒是不错。”
“又没有一丝一毫的证据,他还敢把你砍了不成?你可是大理寺大狱都呆过大半个月的人,他总不能弄死你说是你畏罪悬梁了吧。你的座师也不是无名之辈。皇上要贬你,他不好说话。可是来此不是也给了你几封书信,让你去找那些师兄的么。要是马知县敢不放你出来,我就收拾行李一家一家去拜访、请托你的师嫂们去。”
他们逢年过节可是花了不少银子给这些人送年礼,此时就是需要他们出手帮忙的时候了。
魏楹摸摸她的头,“正是这个道理,你就回去安心再睡一觉。我走了!”
“嗯。”
话是这样说,沈寄还是没有这么好的心理素质。
上床辗转半宿愣是没睡着。
魏楹倒没被关起来,虽然马知县一口咬定他和邱成明越狱有关系,但是拿不出证据来。
不过么,马知县还是亲自审问了他。
就是他不和邱成明长谈,也要揪着当初沈寄入蜀,邱成明网开一面来说事。
不过,确无证据,他也不能就把魏楹下了大狱。
正如沈寄所说,他还是需要考虑到魏楹的师承、还有他维扬魏氏嫡长孙这个出身。
两人对座而谈,倒真有些协助调查的意味。
“大人总不至于说下官和邱成明早有勾结吧?下官之前从未到过蜀地,也是其人入狱才见到本人的。”
“那他都已经订下斩首了,你还去大牢里间他做什么?还和他屏退了狱卒长谈。你们又谈了些什么?”
“大人命下官日后与林校尉精诚合作,清剿县内匪患。下官认为匪患去了一拨又是一拨,必须从根子上挖掘。知晓他们为何不肯顺服朝廷,宁冒大险落草为寇的缘由至关重要。”
马知县哼了一声,“那你有什么所得?”
“邱成明半点没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意味。整个人就如茅厕里的石头,端的是又臭又硬。白费了下官半天功夫。”魏楹一副忿然状。
马知县想了想,他之所以把剿匪一事交给魏楹就是想他死在那些贼寇手里。
这样往上一报,没他丁点事情。
就算他的座师、同年以及同门关系好的师兄等会有不满,人都没了而且是死于贼寇之手,自然是人走茶凉无人深究。
如今硬是要攀扯他和邱成明越狱有关联,没有证据也是无法置诸死地,反倒给自己留下无谓的麻烦。
于是便让魏楹回去,至于逮捕邱成明归案的事则不必他管。
马知县还是怀疑他们有所勾结。
所以,如果让魏楹负责这件事,大为不妙。
可是那个林校尉已经摆明是和魏楹结成了同党了。
于是明面上还是就让衙役去搜捕。
暗地里既然是有人要邱成明死,那就该他们自己动手。
自己这里还是按计划把魏楹派去剿匪,然后身遭横死便是。
而魏楹的计划其实并不复杂。
马知县和县内最大的贼寇勾结,导致境内颇有些民不聊生,这便是天灾之外的人祸。
邱成明等人算是个官逼民反,险些替那伙最大的贼寇背了黑锅。
他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不由得暗叹一声侥幸。
如果沈寄入蜀的时候遇上了那股和马知县勾结的贼寇,此时焉有命在。
马知县要他去剿灭的就是和他自己有勾结的那一伙悍匪。
如果他真去了,那绝对是十死无生。
如今之前的县令、县丞是如何死的,也可以推知了。
定是马知县当时为县衙小吏时就与那帮人勾结,暗中出卖才导致朝廷损兵折将,然后一县父母官身死。
如今要做的,便是揭出这个阴谋来。
到时候知府大人为了清誉一定会严惩不贷。
而知县这个位置自然就落到了魏楹的头上。
这么个旁人不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