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两娘子 第1o48节(2 / 3)

场啊那些。她说想那些好复杂哦。”

莫夫人想了想,“听说之前魏大人蒙冤入狱。就连她都被连坐,在大理寺关了几个月呢。大概对小姑娘刺激有些大。她既然喜欢找你玩,那你就陪着她好好玩。魏家对咱们一家子的帮助太大了。”

莫萦点头,“就是不为这些,小豆沙本身也很可爱啊。”

第761章

这次靠岸之后, 一家子在岸上停留了一段时日。

这天沈寄收到王氏的信,拿给魏楹看,“苏家打东山书院的主意呢, 准备向王山长的孙女提亲。”

老蒋当黄埔军校的校长捞足了政治和军事资本, 王山长当东山书院的山长其实也不遑多让啊。

虽然东山书院这十年才起来的,但一批一批的师兄弟, 如今怕是已经自成一派了。

虽然基本还在低位不太显,但假以时日会逐渐壮观的。

这是上位者绝不可能坐视的力量。

王氏家族乃是清流, 在朝中自成一派,并没有投靠太子或者平王。

“没想到平王这么心急。才不足十一的小姑娘, 就要抢着订下了。”魏楹说着看向沈寄, “你是不是因为王家小姑娘关系太大,所以才没有考虑过她?”

他们家也暗地里在寻摸儿媳妇的人选呢。

沈寄笑笑,“我想过的。可是我觉得这样的小姑娘, 怕是进东宫更合适。”

魏楹一凛, 小寄这是不想自家和东宫的牵系太深。

如果他们家的儿子娶到王山长的女儿, 太子想必也很乐见,不会从中作梗。但魏家和东宫绑得就太紧密了。

想必王家也不想和皇子有太深的牵扯。

但东山书院越是耀眼, 在上位者眼中也就越吃香。他们是避不开的。

在择媳这事儿上, 魏楹其实也考虑过王山长的孙女。这会儿听沈寄说可能东宫也有所打算,便作罢了。

沈寄笑道:“小包子、小馒头的亲事还是交给我慢慢看吧。男主外、女主内。内宅的事儿应该我来操心、做主。谁家有合适的女儿, 你本来也不是那么清楚。不过,还是不要急,事缓则圆。”

小馒头听说六婶来信,跑来问道:“娘, 六婶信上提到信哥和宁哥还有清明叔了么?”

“就提了一句,说都挺好的。信哥、宁哥老样子, 就认真读书呗。倒是你清明叔在书院活跃着呢。”

小包子、小馒头当初是隐瞒身份尽量低调。只是因为哥俩成绩实在不错,这才很引人注目。周围渐渐围绕了一批同窗。

直到后来他们兄弟连坐被关进大理寺,书院的先生和同窗才得知他们是丞相府的公子。

傅清明却是高调得很。

他不高调也不行,顶着那么一张脸,一入学就被人有意无意的围观。

可别当书院就是净土,里头也不乏暗藏龌龊心思的人。

所以傅清明一入学就将身份亮了出来。

魏楹虽然人不在京城,但堂堂上柱国的妻表弟,也不是谁都能欺负的。靠山王世子的殷鉴不远。

官宦子弟只要回家一打听,就能知道魏楹在各种场合都是高调带着这个妻表弟亮相的,可见其重视。可不是什么不受待见的亲戚。

再说魏家如今暗地里的力量,都是傅清明在掌管。就是谁想暗中对他下手,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在书院索性放得很开,一入学就成了风云人物。

而且他入学的名次也靠前,这两年的恶补极好的弥补了他起步晚的问题。

和人高谈阔论时旁征博引,完全没有学养不够的短板。

他如今不但自保无虞,有些软糯的林淳在预科班都被他护得周周全全的。信哥和宁哥都没什么用武之地,只能在一旁看着他风光无限了。

其实傅清明的身份,魏家有些人不是没有猜测。

譬如宁哥他娘一眼就认了出来。还有些长辈也隐约猜到了。

所以根本没长辈念叨过魏楹对魏家子弟的关照,还不如对傅清明这个‘外人’的。

说了不管用不说,不但得罪魏楹还会惹翻老十五那个横人。得失之间那些人可是会衡量的。

至于魏柏和王氏,他们是再知道沈寄的分量没有了。

而且沈寄这些年待他们相当的够意思,也从来没有亏待过琳姐、信哥还有曦姐。他们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在王氏看来,大的好处都是小权儿和娴姐儿得了,傅清明明面上不过是借了魏楹的势而已。

她在意的不是这个。

信哥如今也只要安心求学,将来考取功名就好。到时候还需要魏楹指点、帮衬呢。

小包子笑了笑,“清明叔开心就好。”

不过之前和他们哥俩打赌的那位同窗怕是很不开心。

如今他们兄弟都休学,那位怕是要喊寂寞了。这样做了玄字班的第一也是很难开心得起来的吧。不过,本来就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