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3章(1 / 2)

什么,她可以去雍城?

“真的吗?”

知韫眼睛一亮,立马高兴起来,眉眼欢悦,“阿父最好了!”

等会儿……

那时候不是有嫪毐之乱?她去了雍城,她阿母怎么办?

知韫仔细回想,确定没有咸阳宫被乱军攻破的记载,才安下心来。

也是。

咸阳宫里头,秦王的后宫以及华阳太后、芈夫人都在呢,扶苏也在,她阿父总不至于让人把全家端了。

嬴政扬唇,摸了摸她的脸颊。

咸阳怕是会有动乱,虽说不至于乱及咸阳宫内,但与其留她在此,却也不如跟在他的身侧更为安全。

至于郑氏……

到底是长女的生母,多遣些士卒护她周全就是。

春枝暮 知知:咸阳宫很安全,阿母在这里很安心。政哥:我身边最安全,带上长女很放心。

第810章 大秦(24)

秦王说到做到。

自第二日起,秦王就严格遵循“禁止揠苗助长”的基本方针,盯紧了长女不许乱跑,并让太医丞来制定最适合这个年纪的孩童的生活作息,坚决劳逸结合。

想学习?

可以。

秦王忙碌的时候,就把长女揣身上,拿着奏简一边批阅一边讲解,闲适之时,则给她讲秦法秦律秦史,顺带再穿插着提一嘴六国。

当然,每日也要带着人出去转悠一圈,散散心、晒晒太阳。

知韫:“……”

感觉自己像是一株被秦王种在花盆的花儿,伺候地贼拉精心,就怕她一不小心蔫吧了、没能开出花儿来。

秦王的爱与不爱,真的挺明显的。

不过,知韫虽然一开始有些惊诧,但很快就理所当然地享受。

——这是她应得的!

“听闻李师师从荀子?”

午睡醒来,见嬴政在忙,知韫索性去“骚扰”刚好也在的李斯。

她之前总去少府和相里墨搞研究,但现在留在秦王身边的时间越发长了后,李斯和蒙毅就替代了墨家的位置。

都是启蒙的老师之一。

“回公主,正是。”

李斯原是吕不韦的舍人,任郎官,得以向秦王进言并入秦王眼,被擢升为长史,前些日子又拔擢为客卿,还领了个为栎阳公主启蒙的职务,可谓是春风得意了。

“我听闻荀子学问深厚、德高望重,曾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如此名师,才教导出如李师这样的高徒。”

栎阳公主托着下巴,先是一通彩虹屁,而后神情期盼。

“李师的师兄弟中,若有李师之风采者,可能把他们都请来秦国?”

情不自禁扬起唇角的李斯:“……”

啊?

这是想让他把所有的、有才华的师兄弟都扒拉到秦国来?

包括那谁谁吗?

李斯下意识转头看了一眼秦王,却见他毫无反应,于是自己认真思考几息,道,“公主若想,臣或可一试,只是,秦重法家,老师门下多儒家,未必……”

“先试试再说嘛!”

知韫打断李斯的“免责声明”,笑眯眯道,“荀先生能有李师这般高足,想来座下弟子不至于如此拘泥于门户之见,儒家也好,法家也罢,终究能为大秦做贡献就好,对不对?”

李斯:“……”

他正想说儒法门户之见真的很严重,却见栎阳公主眉眼含笑。

“行不行的,先把人找来。”

她笑吟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早晚都能发挥用处,再者,哪怕咱们用不着,也不能白白让给别人不是?”

李斯:“……”

不是,这对吗?

栎阳公主小小年纪,怎得竟如此有虎狼之秦的风范?

“你又想做什么?”

嬴政终于开口,“才要寻农家入咸阳,又要去寻儒家弟子来?”

其实秦王重实用,虽重法家,但对诸子百家也并不算排斥,只是在他看来,此时的秦国不能动摇法家之基。

墨家农家也就算了,撇开治国主张还有实用,但儒家……

辩(喷)起来让人头疼。

“没想做什么呀!”

知韫蹦蹦跳跳地凑到嬴政身侧,“都是人才,自然要入大秦彀中,等什么时候想用了,随手可取,不好吗?”

说着,她不免有些郁闷。

“就比如农家,大猫小猫三两只的够什么用,还得慢慢找人。”

秦国作为诸国中最强盛的国家,哪怕重法家,诸子百家也不可能完全放弃秦国,多多少少都有弟子在的。

农家自然也有。

只是农家自许行至现在,拢共也就几百个弟子,分散到七国去种地后,简直如滴水如大海,眨眼就没影儿了。

想找到人都不是简单的事。

“心不在秦国,纵然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