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68章(1 / 2)

第847章 大秦(61)

秦王高兴过后,又将方才在马场里谈的事情给女儿提了嘴。

“是该如此。”

知韫点点头表示了解,又问,“我听说乌氏倮和巴清都到咸阳了?”

封倮誉清,礼抗万乘。

巴清以开采汞矿和提炼水银为主要产业,她暂时没太大兴趣。

倒是乌氏倮,秦国畜牧业大亨,通过豢养牛羊马等牲畜卖给秦人获取丝织品,又将丝织品献给戎王获取价值十倍于丝织品的牛羊马,手里的牲畜多到以山谷数计量。

她可太馋他的家业了。

“已在客舍暂居。”

嬴政询问,“可要召见?”

“过几日吧。”

知韫微微摇头,而后转到正事,“岁首授勋后,不少烈士遗孀留于昭台苑,行纺织之事,我调了些墨家弟子专研织机改良,颇有成效,再过些日子,大概就能成了。”

昭台苑位于渭水之南。

原本是打算修成离宫的,现在成了知韫的私人别苑,得授烈士勋的秦卒妻儿都被她安置在这里。

“能有多少提升?”

“不太清楚,倍总是有的,具体要等改良好后试验对比。”

知韫一早就跟嬴政打过招呼,故而他只是询问了下,大概了解后满意颔首,准备等有了最终成果后下诏封赏。

她办事,他没什么不放心。

只是……

“你提起巴清与乌氏倮,又提起纺织,这二者可是有何关联?”

能让她上心,必有利可图。

“阿父知我。”

知韫扬唇一笑,而后拍了拍手掌,何蘩便捧着一个盛放着衣物的托盘上前,摆放在漆案上。

“这是用羊毛纺织成的。”

纺织衣物的线种,拢共不过丝、麻、棉、毛四种。

如今棉花尚未传入华夏,棉线自然无从谈起,就连“棉”这个字,都得等到宋朝才出现,在此之前,只有“绵”字。

羊毛分山羊绒和绵羊毛。

唐朝时,有用山羊羊绒制成的绒褐。至于羊毛,得十九世纪末才通过华人织工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毛冷、绒线。

“我大秦的衣物以丝、麻制成,今日后,得再添一类毛线了。”

嬴政和文武重臣们立马来了兴趣,两件样品衣物来殿中传了一圈才回到秦王漆案上,然后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人生八字,不过“生老病死、衣食住行”。

于黎庶而言,有食可饱腹、有衣可蔽体、有片瓦可容身,这样的日子,平平淡淡却安安稳稳,却足以让他们满足。

既能收秦人之心,又能强秦国之力,积极性必须得高啊!

知韫托着下巴静静听着。

“虽然咱们也养羊,但比起规模与手艺,还是得看戎胡,像什么羌胡、东胡,甚至匈奴的,坐拥广阔草原,一定养了很多羊吧?”

等到嬴政和重臣们的商讨告一段落,她才慢悠悠道,“若能用无用的羊毛与咱们交换贸易,想来他们一定会高兴,也很乐意养羊吧?”

嬴政与重臣们隐约领会到她话中未尽之意,眼睛一亮。

“怎么办呀?”

她眉眼弯弯,笑意温柔,“羊多了,吃得可就不只是草了。”

是牛。

是马。

也是,人。

“殿下此计甚妙!”

庄启赞不绝口,“既满足了我大秦黔首的用以制衣的羊毛需求,又无声无息、兵不血刃地削弱、掌控草原胡族。”

羊毛贸易。

这是裹着蜂蜜的毒药。

一旦草原部落对这桩贸易产生依赖性,就彻底成为他们手中的羔羊,就算想反抗,也有心无力。

虽然他们秦国现在打个胡族算得上手拿把掐,但能把他们从野狼训成家犬,彻底将边患解决,也是极大的功绩。

何乐而不为?

“只是小小巧思而已。”

知韫眨了眨眼,笑吟吟道,“具体如何实施,如何让他们愿意与咱们交易,又如何让他们在察觉后无力拒绝,就得看阿父与叔父们运筹帷幄了。”

众臣纷纷笑着应是。

具体实施,自然不需要年幼的太子殿下亲力亲为,精于纵横之道的,如蔡泽,已经开始头脑风暴、草拟战略了。

此事易耳。

四个字,以利诱之。

天底下,哪有对摆在眼前的利益全然不动心的人?如果有,一定是利益不够多。

他们加钱!

一众文武重臣讨论得干劲十足,嬴政转头看向知韫,笑着摸了摸她的小揪揪。

“再计你一功。”

“那阿父得计多少呀?”

小姑娘扬了扬眉,骄矜道,“只怕阿父赏不够呢!”

嬴政扬唇轻笑。

真想跟列祖列宗们炫耀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