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32章(2 / 2)

什么,虽然韩国亡了让你很伤心,但只要想到让隔壁赵魏楚燕齐也都亡了,是不是就不伤心啦?”

张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良子:我怀疑她是在套路我,而且我有证据(微笑jpg]

[虽然姮姐说话总是一套一套地忽悠人,但确实很有道理啊!]

[小良子在秦国都待了六七年了,而且也已经落户入籍,那么韩国只是他的过去,秦国才是他的现在和将来啊。]

[况且他各种人际关系都差不多构建完毕,又是姮姐的心腹,虽然目前只是太子属官,但等老一辈退下来,他自然而然就是三公九卿级别的重臣,前途那是一帆风顺,肉眼可见的光明。]

[来吧!让冷冰冰的六国变成暖乎乎的前途吧(奥利给jpg]

诸韩君:“……”

赵魏楚燕齐君:“……”

神特么的化伤心为动力!神特么的让冷冰冰的六国变成暖乎乎的前途!ber,你觉得你们真的礼貌吗?

哈哈。

这辈子都没有这么无语过=_=

(笑一下算了jpg)

[虽然有点不礼貌,但我想说,老张家五世相韩的含金量加起来都比不上小良子一世相秦。]

[先秦诸侯国无数,就算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知名度比较高,但有名的韩王都没几个,更别说韩相,比如我,就只知道申不害(耸肩jpg]

[我知道张平和张开地,因为千度百科里小良子的人物关系里有这俩,而且就在第一排。]

籍籍无名的诸韩君和诸韩相:“……”

虽然五世相韩但全靠儿子/孙子带飞的张开地和张平:“……”

真诚地提问——

她们是怎么做到用如此平淡的语气说出这么扎心的话的?

歘得一下,心都凉透了啊!

中年张开地和少年张平面面相觑——

照天幕所言,他们父子二人一个辅佐三代韩君、一个辅佐两代韩君,五世相韩下,可见诸位韩君对张氏的厚待和重用。君投臣以木瓜,臣报君以琼瑶,若说他们对韩国和韩王完全不忠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至少,他们父子二人确实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弃韩入秦。

但在韩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非要让在秦国拥有光明前途的、三公九卿预备役的子孙放弃一切、离开秦国,为已亡的韩国而垂死挣扎……

那也没忠诚到这种地步。

说到底,韩国是姬姓韩氏的韩国,和他们张氏有多大关系?就算张良辛辛苦苦复韩,难道他还能成为韩王吗?

不能的。

若韩国在其余五国皆在的情况下复国,那么大抵是得到诸国的帮助逼退秦国,若无天大的利益能满足诸国,不会允许张氏取代韩氏为王。

若韩国在诸国皆亡的情况下复国,那大抵是胡亥赵高篡权亡秦,给了诸国遗脉可乘之机,既然是诸国遗脉团结复国,那么他们绝不可能允许张氏取代韩氏为王。

——既然韩氏能被取代,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行?一旦让因功论赏取代血缘传承,所有的王室遗脉都会被淘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可能的。

综上,是跟随秦太子身侧,借着秦一统天下的良机积累功劳,按部就班、顺风顺水地在秦太子的提拔重用下成为天下的相邦,还是拼死拼活地赌上家族为韩氏复国,最后顶了天也不过是韩地一隅的相邦,很好选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是而已。

【“李牧乃忠臣良将。”

张良避开所谓的“化伤心为动力”暂且不谈,只道,“殿下欲借去岁代地地动和今岁大旱、饥荒做文章?若果真想以此说降李牧,必不能对代地黎庶视而不见。”

“库中尚存有一批旧年的藕粉、菱角粉等可调用,与其堆积库中,不如拿来活人无数。”

太子神色自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就算今年不动兵戈,至多一两年,赵地必然归秦。”

“殿下仁善。”

张良道,“只是这份援手的好意,李牧和代地未必肯接。”

“那我也认了。”

她轻笑,“我尚且年少,仍有赌上一把的意气与心性,就算输了,这点代价也受得起,阿父也愿为我兜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