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31节(1 / 2)

韩铁柱激动的摩拳擦掌,哪怕是这地不肥,收成再低,

小麦亩产量也能收个两百斤,如果肥力上得去,种子选得好,平时侍弄的精心,

三四百的产量也不是不敢想:“不行了,要把地先占出来,以后再慢慢整理。”

“哎呀,家里没家伙什啊。”

农具都在大队上呢。

韩敏珍心想农具我多了去了呀。

刷经验的小火车每趟都会带回来建造建筑用的工具、材料。

比如红砖头,混泥土板、玻璃、斧头、锯子、铁锹、铁钉、油漆等。

考古展里还有当做古董展示的锄头,矿山里有鹤嘴锄。

还有一个工厂是卖电锯电钻电切割机的。

她有些犹豫要不要拿出来,总觉得他们一说,自己就拿出了,以后会助长了不好的风气,

好像自己是百宝袋一样,要啥有啥。

“红薯也稍微种点,玉米需要肥地,咱家去哪儿弄肥去啊,要是没肥,种了也是白种,还不如种洋芋。”

“对了,每家都要养鸡和养猪,这是上面分下来的任务。”

“啊?为什么?”

“给你分自留地,就是为了供应城里人的肉食的,所以农村要多养猪养鸡。”

“猪的食量大,养不起。”王红芬边说着养不起边思考。

一头猪能卖到四五十块钱,如果红薯藤多,配合点猪草、米糠也不是不能养。

养上一头,孩子们的学费就有了,大大的缓解了家里的开支。

“咱养一头吧,”一转眼她就改了主意:“自留地咱就种红薯,现在还能赶得上,全部种红薯。”

“红薯吃多了烧心……不如种洋芋吧。”

“洋芋不像红薯秧子,落地就长,一茬又一茬,而且猪也不能吃洋芋。”自从韩铁柱说了鼓励农民养鸡鸭养猪,她那养猪的心思如同加了柴的火焰一般,越来越旺。

“反正红薯是一定要种的,那种一亩红薯,剩下的种洋芋。大队上种了小麦,交粮分的粮食咱们换成粗粮。”

“成成,养就养一头吧,家里这么多孩子,打猪草让他们去打。”说着他出了屋子,喊道:“小四!”

小四开门出来,听了他爹的吩咐,撒腿就往外跑。

韩敏珍啊啊的要抱,王红芬被她磨的没办法,抱着她坐到了堂屋的长条凳上。

堂屋里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在,围坐在桌子旁,这一家人极少这么整齐地坐在一起,平时吃饭的时候,大都一人端一碗,往哪里一蹲。

“爹,没有锄头啊。”韩老大皱眉愁到,开地需要用到农具,之前办合作社,农具都上交了。

“爹,我回来了。”小四速度很快,抱着两把锄头,跑得满头是汗。

他爹让他去领农具的大队部看看,应该有和他家一样想法的人。

“会计说四把太多了,只肯借两把。”

“两把就两把,先用着。家里还有砍柴刀、斧头,也能派上用场。”

“还是爹想得周到。”老大老二敬佩的眼神看着韩铁柱。

韩敏珍想:“那农具应该不用拿出来了,差不多够用的了吧,要是人手一个也不现实,什么家庭啊,那么多农具!”

韩铁柱心里暗自得意:“行了,不要多废话了,赶紧的。我和你娘的意思是种……”

“爹!要不我们干脆分家吧。”高翠喜见公公要说到具体的事情了,心中一急,赶紧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空气瞬间就凝固了,韩铁柱眼神不善地盯着高翠喜。

老二看了眼韩铁柱心中一凛,心想完蛋了,爹生气了。

巴掌虚虚地打在高翠喜背部:“说什么屁话呢,分什么家,小三小四还小要上学,小妹还刚生下来,我们当哥哥的总要帮衬着点的,对不对大哥。”

老大和老大媳妇冷着脸不高兴,老二这是想把摊子甩给他一个人啊。

王红芬嘴唇紧抿,看向高翠喜。

韩敏珍大眼睛滴溜溜地看着众人,嗦着手指心道‘这就是分家吗?气氛怪尴尬的。’

站在她爹娘的角度,不分家确实是最好的。

站在二嫂的角度,两个大人只用管两个快十岁的孩子,可能会轻松点,最起码可以当家做主了。

高翠喜有些腿软,绞尽脑汁的找补着,讪讪一笑:“娘,你看分家后,鸡鸭就可以多养一些了。鸡鸭可是按着户头来养的。”

韩铁柱不可能让老二和老二媳妇的这两个壮劳力分家分出去的,

老二娶了媳妇,生了两小子,

不都是父母哥嫂帮衬着他们的,现在翅膀硬了就想分出去门都没有。

但是养鸡鸭这事确实是可以多挣钱,

他猛吸两口烟锅,吐出一大团的烟雾加上两个字:“分家!”

“什么!”王红芬睁圆了眼不可置信,老头子疯了吗?

底下小的还没成家就分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